中国莱阳太极螳螂拳派正宗嫡系一脉第八代衣钵传承代表人孙德

 

孙德 简介

孙德  字仁之,号晓东,1949年10月出生,祖籍山东莱阳市东城阳村人,大学本科学历。1971年在莱阳食品公司供职。1976年在烟台市房管局系统供职。并开始在烟台传授中国莱阳太极螳螂拳功。现为中国烟台王郎螳螂拳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兼总教练。烟台市武术协会螳螂拳委员会主任(总掌门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八段。世界武术家联合会副主席兼螳螂拳专项委员会主任。世界武术功夫段位制师范九段。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专家顾问暨散手道八段。中国传统武术家协作体常务理事。辽宁省螳螂拳研究会名誉主席首席顾问。青岛崂山文化研究会特邀理事兼首席武术顾问。鲁东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华武术教学基地名誉校长兼导师。烟台大学校友会特邀顾问兼武术文化遗产国学导师。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顾问兼螳螂拳指导。是海内外久享盛誉的世界著名武术家,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资深武学大师。

孙姓为莱阳名门望族,孙德幼受母训(孙德六岁父孙振升英年早逝,母亲梁文臻是莱阳邑中著名德贤博学才女),秉家风自幼学文习武,七岁启蒙于螳螂拳名家季祖父孙宝仁(姜化龙先生高足)习武;十五岁读莱阳九中始,拜中国螳螂拳第七代宗师徐凤岐为师(徐凤岐是中国螳螂拳第六代宗师崔寿山的唯一衣钵传承人及掌门大弟子,随师学艺十余年,其拳功均达炉火纯青之佳境,尤擅技击,毕生功不泄而英名不减,侪辈中无出其右者,武学造诣较其前贤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习太极螳螂拳功及理论。习艺期间,师徒三餐同饮,夜则抵足而眠,潜心习武十年不辍;全面继承了该门的拳功与理论。他以扎实纯青的基本功和聪慧超人的颖悟性,深得先辈师长肯定,尤其师爷崔寿山赞曰:“此子极有慧根,必不负列祖之望”。当即挥毫为孙德写下了“继往开来”之掌门书赠。他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太极螳螂拳正宗嫡系一脉第八代衣钵传承人及掌门人,被尊为中国螳螂门第八代中兴宗师。

主要业绩:孙德精通螳螂拳功及理论,拳功均达出神入化之境界,尤善技击,且人品秉正,武德高尚,武有文范,学识渊博,技冠群英,对螳螂门功绩多著,弱冠之年便誉满邑中。他授艺多年,海内外第子众多,可谓桃李满天下,在武林中素有“莱阳金螳螂王”之美誉。孙德多年在烟台发展及杰出的成就触犯了权威和地头蛇的利益,1992年春三月份,门中有妒其名重以艳闻谤者,勾结设局,纠集莱阳邑中擅技击败类甚众逼衅,万不得已,他愤然施技自卫,重创9人几废余皆伤仆于地,而他本人却毫发无损,主谋衅事者闫氏,竞被吓成疯子,至今痴癫于市井,此早被海内外武林口碑所传奇。

他亦曾挟技遍访南北武林名派大家,与技击巨子角者无算,然从未败辱师门而峰名高北斗。八十年代中期始孙德应邀在《中华武术》、《武林》、《武魂》、《精武》等权威性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他以大胸怀、大气魄和大手笔,全面地弘扬光大了中国莱阳正宗嫡系一脉八代衣钵传承的原汁原味的太极螳螂拳之标志性的独特风格及特点,在中华武林独树一帜,而成为里程碑式之中国螳螂拳派的杰出领军人物。1974年,他根据恩师徐凤岐秘授正宗嫡系一脉八代衣钵单传的螳螂门渊源师承史料为基本依据,对中国螳螂拳派,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实地考证和挖掘整理。八十年代国家武术挖整以来,作为中国螳螂拳派正宗嫡系一脉第八代宗师,山东武术的中流砥柱人物,被国家认定参加了各种国家级的武术权威性活动。1981年他在《中国螳螂拳的渊源师承与发展》论文中,首次向世人披露了螳螂拳的创始人王郎,即是明末清初山东栖霞县唐家泊村农民起义军领袖于七。以及于七亲传弟子升霄道人(即莱阳明崇祯末科发榜进士杨衍锋)和历代宗师的嫡系一脉薪火传承与发展考证结论。此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螳螂拳各级申遗成功的依据,也是各地区螳螂拳延伸传承地申遗成功的依据。八十年代获国家武术挖整“武术遗产贡献奖”。1984年5月,作为中国著名武术家被特邀参加“全国武术邀请赛”,有缘与武林诸派宗师巨子成为侪辈至交。1996年应莱阳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邀请,为《莱阳古今书画艺术家宝典》责任终审副主编。1997年5月在国家及省市有关领导直接支持下,创办并主持了海内外著名的中国烟台王郎螳螂拳研究推广中心。

该中心是中国螳螂拳派亘古至今最权威的立体研究推广机构和源点传承基地。众望所归,现已成为国内外螳螂拳爱好者朝祖聚焦和进行国际间交流的纽带及核心。该中心刚成立不久,即被国家认定为第二届APEC国际博览会做开幕式表演,各种媒体纷纷报导,一举轰动了海内外。此举在中国首开武术文化遗产与经济建设相契合之先列,受到国家重要领导人和APEC国际博览会创始人霍克先生的高度赞扬。

1997年10月下旬,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监制之《螳螂拳》编审专家。199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特邀代表,并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奖”。2001年以中国螳螂拳第八代宗师的身份,主讲《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中国太极螳螂拳系列VCD教学音像著作十二部,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日、法、英四国语言版)全世界销售。使中国螳螂门,在孙德手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中兴和发扬光大,为中国螳螂拳派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为日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螳螂拳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中国螳螂门第八代中兴宗师,他推崇前贤提携后昆,凡属该门中诸派名显于世者,实际都是经他之手推出去的。他多次率队并亲自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类武术大赛,摘金夺银500余枚。2003年10月,在辽宁省阜新市由中国武术协会及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首届“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赛”中,其原汁原味的莱阳正宗嫡系一脉八代衣钵单传的太极螳螂拳,被全国资深行家称谓是“崔寿山真魂儿附身”而叹为观止,认为是不可逾越的武学颠峰,一举夺得本次大赛的拳、剑双冠军,成为本次大赛的焦点人物。中央电视台、辽宁省电视台和地方报纸,纷纷予以现场采访及报道。2004年及2007年两届由中国武术协会及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中华武术螳螂拳全国专家学术研讨会”主讲专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全国体育院校的著名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以及螳螂拳各门派代表人物近百人,对中国螳螂拳的发源与发展,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认为螳螂拳文化源远流长,尽管众说纷纭,最后以主讲专家孙德《中国螳螂拳的渊源师承与发展》论文中之于七(即王郎)首创螳螂拳,开宗地是崂山,莱阳是源点传承地为定格。公元2009年,青岛崂山螳螂拳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名录,并予以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今螳螂拳派,受改革大潮经济冲击,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以假乱真,欲将中国莱阳嫡系一脉真传之太极螳螂拳法湮没不漳;被追名逐利者肆意炒作扭曲。鉴此,他曾在网上公开声明,不参加“烟台市十大拳师”评选等各项炒作活动;为正本清源计,他掌牢中国莱阳正宗嫡系一脉太极螳螂拳之门户,不使此古传三百余年之民族文化遗产受侵失真,其虽遭万谤而不悔,他为中国螳螂拳门派跨世纪之中兴所做之特殊贡献是难以抹灭的。因此倍受海内外社会各界所崇敬。作为中国当代最杰出和最权威的螳螂门总代表人物,中国中央电视台以及《中华武术》、6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齐鲁民俗》、《走遍中国》等全国数十家电视台专题介绍。传略入《莱阳古今书画艺术家宝典》、《梨乡莱阳文化旅游纵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螳螂拳》、《烟台市体育志》、《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名人大典》、《共和国功勋人物志》、《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名人录》等数十部大典。2004年作为烟台市武协螳螂拳委员会主任(总掌门人),他与武协其他领导一起,向《精武》刊总第184期,集体推荐了烟台螳螂拳诸派拳师若干人,搭建了与埠外交流的平台,而谦逊的孙德先生,既谢绝该刊编辑记者的专访、拍照,亦没在该刊撰文立说,其淡泊处世之情怀,以及他独具的大师风范,赢得了武林界的极高赞誉。作为世界著名武术家和中国螳螂门第八代中兴宗师,2005年8月,受国家体育主管部门重托,由《中华武术》“神州万里行·山东之旅”对孙德进行专访及专题报道。他却婉言谢绝,而是把山东省各大拳派及螳螂门诸派代表人物,聚集于“中国烟台王郎螳螂拳研究推广中心”,接受该刊资深编辑、记者的集体采访报道。

作为烟台武协螳螂拳委员会主任(总掌门人),2007年与武协其他领导共同组织并亲自指挥了央视中文国际台“走遍中国”之烟台螳螂拳的拍摄,弘扬了烟台螳螂拳的集体形象,2007年4月,他受邀请参加由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批准,由湖北省黄冈市举办,英山县承办的“中国武林高峰论坛”,作为中国螳螂门杰出的总代表人物及掌门人,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国际武术大师”之一获政府奖。2007年6月作为中国螳螂拳门派的总掌门人,被国家级螳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之人民政府聘请为专家组组长。

他是2008年中央电视台康龙武林大会中国螳螂拳派形象代言人暨首席专家顾问。2008年7月,由中国武术运动协会审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武术研究院监制的《中华武藏》之中国太极螳螂拳DVD音像教学系列演示和主讲者。并被中国武术运动协会及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武术研究院特聘为《中华武藏》首席专家顾问及责任编辑,编纂国家武术挖掘期间录像395小时40分钟,涉及国家三年(1983年—1986年)武术挖整之129个拳种的诸多代表人物,纂辑文字约130多万,纂成《中华武藏》影像教学著作DVD光盘1800余小时之巨著。2008年孙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莱阳太极螳螂拳正宗嫡系一脉第八代衣钵传承人,其子孙志斌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中国莱阳太极螳螂拳第九代衣钵传承人。2009年担任《中华武医文化丛书》编委,编辑出版《伤淤变病》(亚洲传媒出版社)等武医学术论著。2009年9月,受邀参加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和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在中国永济市举办的最高赛事,担任仲裁委员会专家评委,并被评为“世界十大著名武术家”之一。2010年8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莱阳太极螳螂拳正宗嫡系一脉第八代衣钵传承人及掌门人,传略入编《中华传统文化大典》,同时被聘为该典的特约编委(本书为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编撰,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之“中国太极螳螂拳”以及中国武术协会审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监制的《中华武藏》之“中国太极螳螂拳”音像教学著作39部,全世界销售。他著有《中国螳螂拳通典》、《中国莱阳太极螳螂拳学》等书籍,系统性地完善了中国螳螂拳的技术与理论体系,并觅拳法真谛于技击中,把经要武学奥蕴之精髓细化提炼,将其全面提升至极致的境界,使中国螳螂拳门派真正达到最颠峰之中兴阶段而一跃成为中华武术宝库的九大拳种之一,使螳螂拳与少林拳、太极拳并称为最具特色的中华武术之三大流派。大道唯一,真传不二,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太极螳螂拳正宗嫡系一脉第八代衣钵传承人及掌门人,2012年5月,被莱阳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聘为《梨乡莱阳文化旅游纵览》专家顾问,负责编撰工作,他以无私的大胸怀,大气魄,大手笔,纂写论文多篇,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螳螂拳再度升华为国家教科书(中国书籍出版社教育分社)。2013年莱阳市人民政府编撰出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螳螂拳》被聘为编撰专家指导及第一供稿人。

2014年11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莱阳太极螳螂拳正宗嫡系一脉第八代衣钵传承人及掌门人,杰出的中国螳螂门第八代中兴宗师,被“中国剧作家协会”邀请为顾问团成员,并签约与其子孙志斌共同主演了全面展示中华武学精髓,中国首部纪实功夫电影《寻找真功夫》。他59年的习武、授艺解惑之路,见证了新中国的武学兴衰过程,伴随了中华武术莱阳螳螂拳的濒临失传和中兴;是他竭尽致力于“中国莱阳螳螂拳”的传承、挖掘、整理并重新将其发扬光大。为近年来莱阳市争取“中国螳螂拳之乡”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螳螂拳事业的挖掘、整理、传承功不可没,永载史乘;他为中华武术事业创造了丰功伟绩,将被华夏精神丰碑铭记。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武学造诣和杰出的成就及贡献较其前贤们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同侪难以企及之项背者。尤其德艺双馨、胸襟豁达之人品,深受海内外社会及武林界所赞佩,真乃无私功自高,不矜威仪重。

孙德自幼严遵庭训,刻苦攻文习武,时与日驰,得其精髓。涉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博览古籍,通道学易理,尤擅诗词、文赋、书法等国学。他人品秉正,知识渊博,武学卓然,才华横溢,武有文范,儒雅倜傥,弱冠之年便声名远播,素有“山左文武兼备第一俊才”之誉,然其文誉为武名所掩。其诗词入编《中国国粹范例诗经·词经》(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国学大辞典》(中央文艺出版社)等,并被特邀为《中国国学大辞典》编委会顾问。曾获“国学最佳创作大奖金奖”、“国学文化大师”,中国作家排行榜“优秀国粹奖”和“当代文人世家”、“世界文化名人”等荣誉称号。

孙德悉心教授出了海内外久享盛誉的中国著名青年武术家及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太极螳螂拳正宗嫡系一脉第九代衣钵传承人孙志斌;以及高强、牟毅、宋晓飞、王耀文、陈文胜、曲华锋、杨永志、程博亮、支开亮、孙靖然、夏浩天、姜先文、唐杰、陈文涛、王晓坤、周传刚、梁青松、刘学、赵志军、徐永江、周建力、刘鑫等诸多在社会上各有建树,德才兼备、技冠群英的著名弟子,他们是孙德大师海内外逾千名弟子中之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