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兵之君 — 剑
剑者,百兵之君;从蚩尤造剑为祖,至今越数千年。剑术之传 ,在我国历史上为最高之武术;因其高,便托以神授仙传之说,而使其更高之,英雄斗剑,历代有风。张三丰为剑仙,汉蔡伦精剑如神,东周赵国有剑客三千,自古武林中,精剑的人物无法胜计;佛道异人,剑客剑侠,声势更大。剑势有关邦国的强弱,所以当盛世,精剑人才曾出不穷,剑也因而在历史上最富传奇性。亘古精剑时代,唯有昆吾剑法,藏有盖世之成,可惜因保守而失传,仅遗古诗两首,可供爱剑者思考,此录一首以飨同道“电掣昆吾晃太阳,一升一降把身藏,摇头进步风雷响,滚手连环上下防,左探青龙双探爪,右行单凤独朝阳,撒花盖顶遮前后,马步之中用此方。”
剑又称短兵之师,乃是君子的武备。斗剑有礼貌,不能轻易伤人,否则,决难成为剑侠。对敌专攻其要害,重在三节九窍,讲究八法九要、十诀。剑的动作高尚幽雅,藏机蕴术,见机而动,随势而变,刚柔并举,融旧哲新。斗剑有四要、四忌、四绝。一要精神集中,二要技巧取胜,三要肝胆力量,四要胜负有方;四忌为:一忌猛进无术,二忌攻防无备,三忌轻视敌人,四忌缺乏胆气;四绝是:刺喉,刺心,刺腕,刺膝。中国剑术,分三种体法,即工剑体,行剑体和醉剑体。
剑达至境,能够以无形的气,压倒有形之技,这样奇妙的剑术,不是神功,而是人功的造诣;武当剑的剑诀就是“气袭昏拿”四字,气袭之术,乃是刚柔之妙,炉火纯青的造诣功夫,精久则神,身心剑和阴阳之气融合一体则神,身剑相合,阴阳相合,刚柔相济,内气外力,周身轻灵,动作优雅,随身所欲,知巧百出,行功中犹如天龙地蛇,飘摇若仙,此是练功多年达到的天地人三才感应的体现;气功至境为合道,即合乎宇宙之道,剑法至此可谓圣者。
中国剑道博大精深,从春秋到两汉,我国的金属冶炼技术,是飞速发展的时代。春秋末期,吴、越兵器制作精益求精,犹其宝剑誉满天下。及至战国,楚、韩的兵器制造,又后来居上。到了汉代,各郡国以产良剑而闻名的地方,就更多了,并出现了诸多以铸剑而名的能工巧匠,他们的名字及事迹,到今天仍被人们所传颂着。由于当时击剑成风,同时也出过诸多立名天下的剑术高手,而且也出现了专门探研剑术的论著,鉴定剑刀优劣的“相剑者”,剑的黄金时代,自然造就了铸剑家、剑术家、相剑家的共兴并存。
二.双把长剑的渊源
剑家有流语:南有少林刺虎剑,北有双把劈刺剑。中华双把劈刺剑,是先秦剑文化的宝贵遗产。据载,双把劈刺剑的始创者是秦始皇,唐李贺就有“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的诗句。公元246年,少年的他,便承继了皇冠,此后的十几年内,他以武力扫平了诸候国,成为统一全国的始皇帝。凶残暴虐成性的秦始皇,曾两次被刺,他十分担心自身的安全,便令人按其要求,铸造了当时认为最先进的双把长剑,以防不测。秦始皇得剑后,他不论身到何处,总把双把长剑悬之腰间。后世皇帝、王候也都将双把长剑当做必备武器,此剑也因而能得以衍传并发展。据传,宋太祖犹擅双把长剑,后世称为尚方宝剑或太祖剑。在宋时,双把长剑的技术内容,得以长足的充实与发展,有势、有法,并有双把剑谱传世;宋代,双把剑谱被传到了朝鲜,在明朝年间,又碾转传回了中国。由于历代得传双把长剑真谛者,多藏而不宣,故使此国之瑰宝,深深保藏在民间。
三.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由来及师承
明末精于少林武术的反清志士王郎,(即栖霞县唐家泊村农民起义军领袖于七),他反清兵败后,到崂山华严寺中出家,法号“善和”,后成为该寺院的方丈。为躲避清廷侦缉,于七曾自称姓王,并化名寓意,后人便讳其名而尊称他王郎。王郎与道士比武失败后,受螳螂捕蝉动作之启发,首创螳螂手法于华严寺中。在武林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称谓:王郎螳螂拳。后来,王郎将玄妙的战阵刀法,融进双把长剑中,加以贯通,又独创了“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
此剑经圣霄道人,扩而充之,以武当剑法为基础,汲取戚家剑法拧、裹、转、翻之粹技,融汇俞氏棍法之精髓,冶诸家名剑为一炉,使其独具风格与特点,在武林中独树一帜。圣霄道人将“剑决”归纳为“剑走螳螂势”(螳螂剑也以此而名)圣霄道人并为螳螂剑赋诗:“剑是青铜剑,上下一条线;出手青龙摆,转身似闪电;左右闯四门,缠绕遍身窜;插花盖头顶,盘根似轮转;蹿跳即勾挂,反身一大片;左右盘旋势,四方抵八面;反复倒提杵,进退螳扑蝉……”。
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是螳螂拳的独门兵器,它与太极螳螂拳相融并存;历代只传嫡系一脉衣钵传人及掌门人,因此外界难窥其全貌,从而衍生出诸多双把长剑的套路,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道不可言尽……..。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首创于王郎,经圣霄道人、李秉霄、赵珠、梁学香、姜化龙、宋子德、崔寿山、徐凤歧、孙德、孙志斌正宗嫡系一脉衣钵承传至今。
四.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的技术内容
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随着太极螳螂拳的发展而更加完善,其生化之理与太极螳螂拳同,剑以阴阳、刚柔、虚实六字为主体,生化出阴阳六剑为母,又按八卦阴阳相生之哲,演化出先天八剑,此八剑如环无端,阴阳循环无始无终,可随意衔接,乃至演化无穷;另有奇门八剑,旨在奇正变化之中。剑法以阴阳各十三字绳之:阳宫(攻)十三字:撩点封豁,格刺甩窝,缠崩抹劈另有“带”字一个。阴宫(守)十三字:身弯步活,点引迎进,托闪漏提,另有“挂”字一个。
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有体用之分,阴阳六剑为体;先天八剑为用;奇门八剑只在奇正变化之中;不招不架的散招剑法,则以闪展腾挪为要。取六六生变化之意,从而演化的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四十八势套路,更是精妙绝论。行功讲究:龙游身,虎踩步,腰螺旋,制中线。
五.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的风格
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较难掌握,因为五十多英寸的长剑,是有一定重量的,演练者不但要身体强壮,而且还要求特别柔韧,使用双手持剑,身体两侧要敏捷地对称发力,腰部顺逆方向的拧转,带动肩臂手腕发挥双把长剑的技法,做到身剑合一,以气催力,意集而神发;刚有断金裂石之勇,柔能藏机万象而不发,慢如抽筋拔骨,快似霹雳火闪,双把长剑之妙,堪称剑中王者。
六.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的特点
柳叶劈刺双把螳螂剑,势分顺逆,剑分阴阳,结构严谨,造型优美 ,而其精髓却是实战,这从双把剑的结构上,就可看出它潜在的攻击性;它要求使用者有扎实的腰马功夫,肩背和双臂也要承受住剑与敌械碰击的重力。临敌制胜,性命相博,随机设势固中扼之,抢占先机,避锋逼入,一招制敌,只在尺寸争锋。临战须正身正对中央,玉环斜马,如螃蟹之横行,左右趋避,牵连进之,走则螺旋,每以步步占中心为第一要旨,促身逼进,短器难接,长械不捷,削杆沾杆,双把剑主破中长兵器,它所发出的力量,是其他兵器的两倍!道不可言尽,语曰:“剑法奥理玄中玄,道在师父学贵专。”